口语教学在日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是否重视日语口语教学,能否抓好口语教学,决定了一个学生是否有兴趣坚持把日语学下去,以及能否把日语学好。下面小编为
口语教学在日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是否重视日语口语教学,能否抓好口语教学,决定了一个学生是否有兴趣坚持把日语学下去,以及能否把日语学好。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初中日语口语教学存在困惑及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初中日语口语教学存在困惑
一、三点困惑
1、学生常有“恐讲心理”
有些初中生性格较内向,导致他们羞与在别人面前说日语;有些性格较外向的学生觉得说日语很别扭,怕招致别人的笑话,也羞于开口。因此,不少初中学生对开口讲日语总有一种惧怕心理,怕出错,怕受老师责备,怕被同学耻笑。因此,少开口、少出错成了学生的一种普遍心理状态。
2、学生常持敷衍的学习态度
很多初中生都有轻视日语口语的思想,他们学习日语的动机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认为学不好口语没关系,产生一种敷衍心理。事实上不少教师也持这种态度。这都导致他们课上不好好学,课后又懒得开口练习,结果造成“哑巴”日语现象。
3、日语语境的缺乏
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以用为目的语交际的语境之中,但我们的学生接触真实日语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有限。而目前大部分日语课堂还是缺少学生使用日语的氛围,口语练习也往往是教师控制的、机械的操练,缺乏思想上、信息上、情感上有意义的交流。
二、三点对策
1、加强听力训练,为开口说做好准备
在训练听力之前应向学生说明训练听力的意义:听得准才能说得准;养成一种良好的语感,当听到不符合语言表达习惯的句子时会懂得辨别;训练听力要逐步进行,由浅入深不断增加听的输入量。
在初中阶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做法: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多使用日语,以扩大听的输入量;利用录音机在阅读课文之前或与其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听录音并跟录音读,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清晰而准确的认知;听写也是一种很好的听力训练。
2、培养用日语思维的习惯,加强日语思维能力训练
用日语思维是指排除本族语或本族语的干扰,用日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没有经过日语思维能力训练的人,大都是把听的东西译成自己的母语后再储存在记忆里。在表达前,再把语义信息,即他想说的,在脑子里下意识地寻求母语的表达式,然后再把它译成日语。
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母语的干扰。这样借助于母语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不可能地道的。在日语口语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听地道的日语,培养他们边听边直接用日语把听到的东西储存在记忆里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日语口头表达能力。
3、坚持进行口语测试。
坚持进行口语测试能使学生对日语口语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口语训练成果。
综上所述,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其放开胆子多听、多说。
初中日语口语教学技巧
一、培养中学生日语口语能力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语言环境。我国学生是在汉语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日语的,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日语课外,很少有接触日语的机会。课内学来的一点听说训练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复习巩固。这样的日语语言环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2.教师口语水平偏低。目前不少中学日语教师的口语水平偏低,语音语调不太准确,不能流利自如地用日语教学,这对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是很不利的。
3.班级学生人数过多。培养听说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每个学生都要有足够的听说实践机会。而我国绝大多数中学班级容量较大,一般在50~60人左右。班级人数过多就难以组织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使学生开口实践的机会少,口语的能力自然难以提高。
4.听日语的机会太少。说日语的能力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听日语的实践基础之上,而我国学生由于教师的口语水平较低,电化教材设备和资料较差等种种原因,学生听日语的机会少,这直接影响了说的训练。
5.心理障碍的影响。由于日语基本功不够扎实,如,语音语调不够正确规范。朗读、背诵等基本功不到火候等,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以致形成心理障碍,怕说错,说不好,遭人讥笑,被批评。因此,学生开口难,连贯叙述更难,越怕越不敢说,越不说就越不会说,导致恶性循环。长此以往,我们的日语口语教学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导致外语教学整体效益不高。
二、突破口语教学的方法
1.用日语组织课堂教学
用日语教日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大量说日语的示范,便于学生口头模仿,有利于激发学生说日语的欲望,并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多说日语,用日语组织教学。一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也听不懂,教师就可以借助实物、图片、模型,配以手势、动作、表情等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
关键是一定要坚持说下去,只要教师坚持说日语,学生就会逐渐提高听的能力,不懂的句子渐渐听懂了,不熟悉的话语渐渐听熟悉了,不清楚的词语渐渐听清楚了。听力理解提高了,开口说就有了依据和保证。没有足够听的实践是不可能开口说的,所以关键是教师一定要坚持说日语,用日语教日语。
2.组织口语活动小组,选择合适的口语素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全面地挖掘他们的才能。在对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后,我把每个班级分成若干个4~5人小组。在分组时,既考虑了学生的性格、兴趣特点,又注意到男女搭配,基础差异。此外,小组长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在挑选小组长时,我也花费了不少心血:不仅口语基础好,有较好的表达能力,而且组织能力要强。他们应该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一座桥梁,起着联络、沟通作用。
小组活动的素材非常关键,要创造多元化的语言情景,接近学生的生活真实情况进行交际。每次出口语练习题目,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所学语言知识范围内,选取自身感受最深刻的话题,杜绝偏题、怪题或没有时代气息的旧题。当学生觉得无法用现成的日语进行交际时,教会他们用不同的词汇,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表达。平时的口语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他们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交流合作,从而提高他们的日语口语水平。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师生的直接交流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因此,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决定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我一般根据所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的不同,交叉使用短文朗读,情景对话,回答问题,话题表达等方式。在大多数的课堂上,恰如其分地采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加的笑话、游戏、谜语、竞猜等活动。既活跃了课堂,又激起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当然,这些活动不能喧宾夺主,而且要尽量使用日语,让学生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4.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锻炼他们说日语的胆量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发现,有的学生一旦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或进行对话,总是吞吞吐吐,词不达意。对此,我认为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应该像导演在给演员说戏时那样,要给学生做必要的心理辅导,解除他们的心理负担。
初中日语口语教学设计
一、注重读音:
发音的正确、清晰,是口语的第一关。生活在中文环境里的人要准确掌握一门外语的发音,需要经过大量反复练习的过程。学发音要有一个阶段,注意发音的口型和部位。不妨"勉强"一些、"夸大"一些,像京剧道白那样准。正确的发音习惯养成后,会逐渐变得自然。我们听外国人说中国话,只会对他们的发音准确而惊叹。
二、注重词汇:
词汇量是解决表达能力"好不好"的关键。在掌握句型的基础上扩大词汇量方面,需要记忆些常用词、急用词,按使用频率,使用范围,大约5000左右的词汇就足够了。口语体不同于书面体,口语体中所常用的词汇,大都拼写简单、发音流畅,多是小词、简单词、常用词、"万能词",像go ,make ,do 等。
这类词在口语中的用法非常活跃,表达生动活泼、简明扼要。掌握十来个这类词,就能套用各种句型,轻松自如地进行口语交际了。因此,教师要尽量用一些简单的日语词汇教日语、解释难句和课文意思,学生用学过的日语学日语,听得清楚、理解得准确,这样学生运用的能力必将有所提高。
三.注重句型:
句型是在自己脑中建立外语语境的重要一环。掌握句型的要求是不但在大脑"贮存"足够的句型,而且要做到灵活"调取"。日语中有许多与特定场合、气氛等相应的特定句型,用这些句型可以表达建议、请求、命令、指责、兴奋、愤怒等不同要求和情感,这类句型都很短。要想口语流利,就必须熟悉并掌握各种特定条件下的特定句型,形成对特定场景作出快速的语言反应能力。
四.交流中不时时纠正错误:
犯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必然的现象,杜雷(Duly)说:"不犯错误是学不会语言的。""学生在自我表达时,教师过多纠错不但会打断学生的思路,破坏其语流,还会使学生因害怕出错而不敢开口。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帮助,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口语活动,以达到学生口语练习的最大实践量。
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敏感性,以及对自己和他人说话中的语言识别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敏感性和识别能力,不断地自我纠正,使错误逐渐消失。现在的日语教学注重训练交际能力。因此课堂上有大量的日语信息传递和交流,学生的听说活动大大增强。
在活动中教师往往是高度警惕地听着学生所用的每一个词句,一旦发现学生在语音、语调、语法上有什么差错,就马上打断纠正。这种见错就纠,甚至打断学生的对话方式,不仅打断了学生的思路,影响了学生的完整表达。而且长此以往,学生考虑担心的是自己的句子有无语法错误,过多的注意语言形式正确性,还有的学生总觉得自己的日语基础差,语音、语调不标准怕开口,缺乏自信心,渐渐就会失去口语表达的愿望。
因此,教师对学生交际中的语言错误,应注意策略,以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挫伤其积极性为原则,尽量忽略学生的错误。采取鼓励肯定的态度纠正其错误,消除学生怕错误而不敢开口的心理焦虑,使学生经常地不断获得生动的愉快体验,增强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和愿望。
五.培养口语表达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只有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与训练有所起色,教学中可采取的创设情景,短剧表演、小组对话、讲故事、学唱歌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紧密结合,不断给学生以表达的机会,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培养他们对口语表达的浓厚兴趣。
初中日语口语教学研究
一、没有语言环境,课内课外创设情境
要让学生有自我表现、自我考核学习能力的机会,教师就应在课内根据教材每单元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主题课,培养学生用日语说话和交流的习惯,让他们从课堂教学的“观众”变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
在课外,鼓励学生积极利用一切机会进行日语会话,与同学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家长对话。我也会利用做班主任的优势,在黑板报、学习角开辟日语学习交流平台;值日生表,课程表都是双语的,当然这需要给每个孩子都取一个日文名字。
实践证明,当每个孩子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日文名后,不仅方便了老师的课堂教学,也会让学生对每一节日语课充满了期待。久而久之,学生从不自觉到自觉,直至掌握语言会话的技巧和能力,这样使他们乐于参与,乐于开口,从害怕开口到喜欢开口,直至最后自己寻找各种语言训练机会。
二、克服羞涩心理,融洽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往的过程。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用爱去换取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学生情感这个内因,在教师情感这个外因作用下,产生师生情感的“双向反馈”,借助情感这个媒介,达到外语教学的最佳境界。
比如在句型模仿的操练时,由于句子本身是个相对独立的交际语言结构,受语言内容、说话人情感影响,不少单词、词组在声调、读音上都会发生变化,再加上学生急于模仿、急于求成的心理干扰,在遇上发音有难度的单词和不易上口的句型时,就会产生模仿失真的现象。
连续遇到几次模仿失真的现象后,学生开口的积极性会因多次的发音错误而受到挫伤,从而产生“羞于启齿”的感觉。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自己首先要克服焦躁情绪,用亲切的口吻、幽默的话语、生动的表情去缓解课堂上紧张的纠错气氛,帮助学生放松心理,消除紧张焦急、难为情的情绪,多用鼓励的方法,激发树立起学生的信心。
三、面对大班教学,充分利用四人小组
课堂时间有限,要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说话的机会,在全班划分四人小组是个不错的选择。每堂课我都会留时间让他们小组自由讨论,让学生自己讲话,用日语与其他同学谈话,谈自己喜欢的话题。一些学生能就一些熟悉的话题展开讨论,也有兴趣讲。或是进行分角色扮演;或是让学生想讲什么话题就讲什么话题。
一些学生就会讲一些自己喜欢的人和曾遇到的事。也可以每天上课前利用五分钟的时间,小组分工合作,找资料,找歌曲,制作ppt,然后轮流由学生上台进行值班报告,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在众人面前说日语的机会,而且也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当然,对说的内容我们一般不加限制,初一时侧重简单的会话,进而围绕问候、告别、感谢、应答、道歉、打电话、意愿、问路等十几项功能强化交际性的口语训练;初二时安排讲日语小故事,可以介绍家庭、个人情况等或能用简单的日语讲述自己经历的事情;初三时安排一至二名学生限时复述课文。
台上学生讲,台下学生听,听完之后要就刚才讲的内容向台上同学提几个小问题,就像答记者问一样,学生挺感兴趣的。慢慢地,大部分学生的胆量得到了锻炼,口语能力也逐渐得到提高。
小组合作完成课本剧的演出对口语的训练也是十分重要的,角色扮演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角色扮演可由师生或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把课文以小短剧的形式表演给大家。表演的方法可以是单纯的会话表演,也可准备或制作一些简单的道具,把讲台当作学生表演小话剧的舞台。
如7B第三单元A lucky escape,这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短剧,我便组织学生开展这篇课文短剧的表演比赛,学生们争先恐后,表演起来十分生动,课堂上呈现一片欢乐的气氛。角色扮演为学生训练口语提供了真实的场景,它克服了语言学习的枯燥感,使语言学习充满了活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ouda.com.cn/article/116027.html